沒了一刀切和停工令 環保工作依然力道十足
建立在這樣的認識上,國家叫停了“一刀切”和“停工令”之后,就有人表示擔憂,如果缺少了強有力的治污手段,環保力度不夠怎么辦?
看來,沒有了“一刀切”和“停工令”,我國的環保執法力度非但不會不夠,反而還會更加精細化、精準化、健康化。做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有4點:
看來,沒有了“一刀切”和“停工令”,我國的環保執法力度非但不會不夠,反而還會更加精細化、精準化、健康化。做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有4點:
?一,環保督察行動
2015年底在河北試點,2016~2018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中央環保督察和“回頭看”,對“散亂污”企業以及環境違法行為的震懾力非常大。為了響應中央號召,許多地方也積極主動開展了針對性很強的省級市級環保督察。
?從上到下掀起的環保督察行動,形成了一股“環保風暴”,嚴抓嚴打嚴肅問責,極大地促進了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體系的構建。根據生態環境部規劃,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也將在2019年啟動,為期3年。
二,法律體系完善
2015年啟動實施“史上最嚴”新環保法,隨后水、氣、土“三大十條”齊聚,排污許可制度,土壤污染防治法,新版環評法……紛紛出臺落地。最近幾年,環保法律法規集中爆發,覆蓋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角落。
過去的漏洞堵上,懲罰的手段強化,各項排放標準提升,毫不夸張地說,我國環保法律體系建立健全的速度堪稱空前,這為環保執法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靠山。依法治污,污染無處遁形。
三,監測網絡建設
?環境監測網絡就是環保工作的“千里眼”和“順風耳”。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已經基本完成,天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也已經基本構建完畢,有關環境問題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
此外,還有大數據、無人機、衛星遙感技術等新技術新手段的不斷加入,為環境監測網絡的完善提供了巨大動力。所以才有人說:“現在污染不管藏得多深,哪怕是山溝溝和農家小院,都能精準定位。”
四,民眾積極舉報
一位生態環境部的負責人曾表示,在中央環保督察工作推進中,很多環境違法問題,實際上都是廣大人民群眾舉報,督察組成員順蔓摸瓜查到的。廣大老百姓的環保意識已經覺醒,不會允許有污染問題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健康。
而且國家現在出臺了公眾參與的相關條文,許多地方也都會污染舉報問題進行現金重賞,這大大調動了群眾舉報的積極性。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付污染問題,又怎么少得了群眾的支持 。
有了上面這4大法寶,就算沒有了“一刀切”和“停工令”,環保工作照樣不會放松和松懈,更不會顯得力道不足。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生態環境部李干杰針提到陜西西安和山西臨汾環保數據造假案子時說:“臨汾一個案子,進去(入獄)了16個人,這在過去大家想都想不到,為了一個監測數據,有16個人受到刑事處罰。”
所以你看,環保是不會放松放寬,甚至還會越來越嚴,懲罰越來越嚴厲,加上各項法律標準體系的完善,環境污染治理也更加精細化,更有效果,更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