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的由來
名片最早出現,始于封建社會。戰國時代中國開始形成中央集權統治的國家,隨鐵器等先進生產工具使用,經濟也得到發展,從而帶動文化發展,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與其它流派形成百家爭鳴景象。各國都致力于擴大疆土,扶持并傳播本國文化,戰爭中出現大量新興貴族。特別是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了偉大的改革,統一全國文字,分封了諸侯王。
咸陽成了中國的中心,各路諸侯王每隔一定時間就要進京述職,諸侯王為了拉近與朝庭當權者的關系,經常的聯絡感情也在所免,于是開始出現了名片的早期名稱“謁”。 所謂“謁”就是拜訪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紹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當時紙張還沒明),作為給被拜訪者的見面介紹文書,也就是現在的名片。 到了漢代,中央集權制國家進一步發展,隨漢初疆域擴大,“謁”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進入東漢末期,“謁”又被改稱為“刺”,由于東漢蔡倫發明的紙張開始普遍采用,于是“刺”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于攜帶的紙張。
唐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全盛期,帶動了社會經濟與文化大發展。唐初科舉制度開始實行,讓一些有才能的庶民也能靠自己努力,進入到統治階級中來。為了與世襲貴族爭奪權力,他們在官場上相互提攜,拉幫結派的門閥也開始形成。每次科舉考試后,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處拜訪前科及第,位高權重者,并拜為師,以便將來被提攜。要拜訪老師,必須先遞“門狀”,這時“刺”的名稱也就被“門狀”代替了。
到了明代,統治者沿襲了唐宋的科舉制度,并使之平民化,讀書便成了一般人改善生活的唯路,識字的人隨之大量增加。人們交往的機會增加了,學生見老師,小官見大官都要先遞上介紹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時的“門狀”。 “名帖”這時與“名”字有了瓜葛,明代的“名帖”為長方形,一般長七寸、寬寸,遞帖人的名字要寫滿整個帖面。如遞帖給長者或上雙司,“名帖”上所書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謙恭,“名帖”上名字小會被視為狂傲。
5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稱呼。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終結,由于西方的不斷入侵,與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國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名片普及。清朝的名片,開始向小型化發展,特別是在官場,官小使用較大的名片以示謙恭,官大使用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此文轉載自茂祥印務微信公眾號)
官網:www.cqmxyw.com
QQ:1587243781 16066373880
地址:上海江北區茶園長安特一號